您现在的位置: 教师资格证
考试攻略
备考经验

教资笔试「教育家&心理学家」终极划重点!

2025-03-03 15:28:22 大牛教育
添加顾问 立领优惠

教资笔试倒计时 4天!
今天给大家更新的是:80位常考教育家、心理学家汇总梳理核心思想,避开记忆混乱陷阱,两天吃透人物考点“钉子户”!

Day 1

80位常考教育家、心理学家汇总

1. 沛西·能、利托儿诺(法国)(1)生物起源说
(2)教育起源于动物界的生存本能
(3)第一个正式提出教育起源说
(本能生利息)

2. 孟禄(美国)心理起源说
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一种“无意识模仿”
(心理仿孟禄)

3. 米丁斯基(前苏联)、凯洛夫、蔡元培劳动起源说(社会起源说)
主张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米凯爱劳动)

4.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学界泰斗,人世楷模)(1)“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包括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世界观教育是最高层次)
(2)改革北京大学
抱定宗旨、改变校风: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原则,教授治校,民主管理;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
(3)教育独立思想(教育独立于宗教)

5. 黄炎培教育思想:黄炎培是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和理论家,提倡教育与学生生活、学校与社会实际相联系,反思之前的学校教育

6. 陶行知(最伟大的人民教育家)(1)教育思想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内容,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
(2)生活教育的六个特点
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
(3)陶行知先生先后创办了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小先生制”、育才学校等学校

7. 孔子(1)《论语》为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创办私学
(2)教育作用
①社会功能:庶富教(最早论述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②个体功能:性相近,习相远
(3)教育内容
①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②继承了西周的六艺教育
(4)教学方法
①有教无类(教育方针)
②启发诱导(启发式)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③因材施教(个别差异性)
④循循善诱
⑤学思行结合(理论联系实际)
(5)教育目的
强调教育必须将德育放在首要地位
(6)以“仁”为核心的最高道德标准
(7)最早的启发式教育

8. 孟子(1)“亚圣”,内发论代表人物
(2)主张施行“仁政”
(3)提出“性善论”——教育理论的基础
(4)教育作用:扩充善性
(5)教育目的:“明人伦”
(6)教育内容:道德教育
(7)教育方法:盈科而后进(循序渐进)
(8)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9)许慎:《说文解字》中“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9. 荀子(1)外铄论代表人物
(2)观点: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即人性趋向于邪恶,人们的善良行为是后天作为的结果
(3)理想的培养目标:大儒
(4)获得知识途径:闻见知行

10. 墨子(1)外铄论代表人物
(2)观点:“兼爱”和“非攻”,同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实用技能的传习,重视实践
(3)获得知识途径:亲知、闻知、说知
(4)提出“三表法”
(5)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强调环境的重要性

11. 董仲舒(1)汉武帝时期,汉代“孔子”
(2)观点: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核心:三纲五常
(4)性三品说: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箫之性

12. 王充(1)首次提出教育应该培养创造性的学术

教师资格证报名预约短信提醒
友情提醒:大牛教育旨在为考生提供最新准确的考试信息,如有误差,请以权威部门信息为准,我们会尽力更新修正信息。感谢支持!部分资料由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供个人研究学习,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管理员。
距离2025年教资报名还剩
0
2
1
考试辅导
报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