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南方医科大学10月自学考试报名时间


南方医科大学简介
南方医科大学是全国首批、广东省唯一一所“部委省”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全国首批开设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的8所高校之一,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中唯一的医学院校,全国首批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学校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学校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创建于1951年,1979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
截至2023年4月,学校设有21个教学机构,开设本科招生专业29个;有直属附属医院8所;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24年南方医科大学自考报名时间安排
广东一年有三次考试机会,分别在1月、4月和10月。目前1月和4月的考试已经结束,需要参加自考的朋友呢们请关注10月份的考试信息。广东2024年10月份的考试时间安排如下:
(1)新生预报名时间:8月20日10:00至8月23日12:00。
(2)正式报名时间:8月20日10:00至8月23日17:00。
(3)考生报考时间:8月27日14:00至8月30日17:00。
(4)缴费时间:8月28日10:00至8月31日17:00。
(5)考试时间:10月26、27日。
2024年南方医科大学自考报名流程
(一)新考生注册预报名流程
1、新生在规定的时间里自行登录广东省教育考试院https://www.eeagd.edu.cn/selfec//并点击”广东自学考试管理系统“进入”考试入口“
2、然后点击”社会考生预报名“
3、进去以后,填写完相关个人信息并提交完成后考生将会得到一个预报名号和密码。(请新生务必牢记预报名号和密码)
4、在预报名完成后系统还会提示要求考生在规定的时间扫码进行实名认证和人脸识别。确认报名后会获取到准考证号码。获得准考证号之后就是考生了,才可以参加后面的考生报考。
(二)考生报考流程
1、登陆报考系统
(1)手机或者电脑登陆均可报考。
报考网址https://www.eeagd.edu.cn/selfec/,点击进入“考生报考”界面。
(2)输入准考证号(考生号)、密码及验证码,点击登录。
(注意:输入准考证号和密码才显示验证码)
2、报考操作流程
(1)登陆报考系统后,点击左侧导航栏“考生报考”
(2)阅读报考承诺书,等待10秒,然后点击“我已阅读并同意”,进入后核对个人信息。
(3)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考试市、区”
(4)在“报考科目信息-科目代码”栏输入需要报考的科目代码,点击末尾“输入报考科目”即可自动将报考科目填入对应时间节点(系统会根据开考时间自动识别)。依次输入要报考的其他科目代码。
(5)进行手机验证码验证
仔细核对报考信息是否有误,无误后获取验证码,填写验证码,点击“保存报考信息”按钮,保存当前填报的科目,再次确认无误,再点击“确认报考信息”。
请谨记,一旦点击“确认报考信息”,即不能删除或者修改,所以务必核对好科目、考试区域再进行确认。
(6)考试确认报考信息后,缴费按钮自动激活为可点击状态。即可点击"缴费"
注意:先报考,后缴费,8月28日10:00开始缴费。
(三)报考缴费
(1)确认身份信息
考生要再次核对个人身份信息、报考科目是否与个人所选一致、订单金额是否有误,若无误,点击“前往交费”按钮,并在弹出的身份确认信息框(温馨提示)输入自己的证件号码。
(2)进行网上缴费
考生确认身份信息后,页面跳转至财厅缴费系统。考生认真阅读缴费须知,输入手机号及身份证号,并点击“我已阅读并同意”按钮,可进入下一个界面,考生按照界面提示完成缴费。
(四)查询报考情况
缴费成功即代表报考成功。规定时间内未缴费相当于没有报考。
考生可以再次进入报考界面,查看缴费信息。刷新界面可看到交费状态显示为“已缴费”。
2024年南方医科大学自考报考攻略
(一)首次备考策略:
初次备考时,建议先报考基础理论课程,以熟悉学习和考试模式为主要目标。
备考搭配建议:
1、全部报考公共课
全面报考公共课程,其难度较低,通过率相对较高,复习相对轻松。如果对专业方向不确定或者考虑换专业,通过公共课程后,可以在未来换专业时申请免试,不会影响整体备考进度。
2、公共课+专业课
1~2门专业课+任意公共课 1~2门专业课+2门公共课
优点:公共课相对专业课难度较小,搭配备考不会太吃力。
(二)第二次备考策略:
根据首次备考的学习和考试经验,可以考虑增加报考科目数量,甚至可以全部报满。同时,可以考虑报考学位课程;对于首次备考中挂科的科目,现在可以穿插进行重新备考。
备考搭配建议:
报考1门公共课/选修课 + 3门专业课程
报考2门公共课/选修课 + 2门专业课程
(三)第三次备考策略:
第三次备考时,同样可以考虑全部报满科目,包括专业课程、学位课程以及需要重新备考的科目。
备考搭配建议:
报考2门公共课/选修课 + 2门专业课程
如果能够在第三次备考中顺利通过,大部分备考科目就已经完成。
(四)第四次备考策略:
如果仍有剩余科目需要备考,可以继续采用上述备考模式。但若剩余科目较少,可以只报考剩余的科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