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自学考试
自考资讯
自考专业

辽宁省自考中药学(专升本)专业考试计划(2024年版)

2024-02-20 18:14:30 大牛教育
添加顾问 立领优惠

专业代码:国家100801    省内633

主考学校:沈阳药科大学

一、指导思想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对自学者进行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是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药学专业(专升本)是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卫生保健事业的需求,提高初级医、药类人员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的需要而设置的。同时,根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特点,在专业的设置上,突出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注重考核应考者对本专业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及运用理论和知识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职业道德水准、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具备中医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药学、中医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能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研究与开发等领域从事标准化中药材生产与鉴定、中药制剂、中药质量与分析、中药药理与安全性评价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三、基本要求

本专业要求掌握中医药学及其相关的药学、中医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中药鉴定、中药制药、中药质量评价及安全性评价、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中药新药开发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具有中药真伪鉴别、饮片生产、中药制剂的制备和生产、药品经营管理、中药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主要包括:

1.掌握中药分析学、中药药剂学、中药药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中药的鉴定与质量评价、药效学和药物安全性评价、制剂制备等方面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3.具有中药制剂的初步设计、中药质量评价方法选择、新药药理实验与评价等岗位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中医药行业及药事管理领域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技术规范;

5.了解现代中药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发展动态、行业需求和国际趋势;

6.具有一定的中药领域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满足中药行业的工作需求;

7.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

四、学历层次及规格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药学专业(专升本)为本科层次。各课程均采用学分制,每门课程合格后,取得该课程的学分。

凡取得本专业考试计划所规定的14门课程合格成绩,累计学分达到74学分,毕业论文经答辩成绩合格,发给中药学专业本科毕业证证书。

凡本科毕业生符合《沈阳药科大学自学考试本科毕业生授予学士学位暂行办法(修订)》中申请学位要求的考生,由学生本人申请、主考学校进行资格审核合格后,授予学士学位。

五、报考条件

1.国家承认学历的各类高校中药学、中医学类及相关专业专科及以上毕业生报考,其他专科以上学历毕业生,已取得卫生类执业资格的人员也可报考(《教育部、卫生部关于举办高等医学教育的若干意见》教高〔2002〕10号)。

2.申请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升本专业毕业的考生,须持具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构颁发的专科(或以上)学历证书,审核依据为《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务工作规定〉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籍管理工作规定〉的通知》教职成厅〔2020〕3号)。

六、实践性环节学习考核要求

1.中药药理学(实践)

中药药理学(实践)是中药药理理论课程的重要配套实践课程,是采用现代药理实验方法,对代表性中药进行药效及机制探索的实践课程。学生通过本门实验课程的学习,应掌握中药药理的基本实验技能,规范操作,并树立中药药理的科学思维能力。

2.分析化学(中药)(实践)

分析化学(实践)是分析化学的重要配套实践课程。通过实验教学与训练,引导学生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实验操作规范的技能,掌握化学分析中固体样品和液体样品准确取样的方法及技能,熟悉各种滴定分析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与标定方法,熟悉与各类分析方法相适应的分析器皿的使用,熟悉各类分析仪器的基本组成与应用范围,了解仪器分析前样品处理方法,使学生具有初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专业相关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实验基础。

3.中药分析(实践)

中药分析(实践)是中药分析课程的重要配套实践课程,是采用现代分析方法,对代表性中药质量评价方法与标准进行实践的课程。学生通过本门实验课程的学习,应掌握中药分析的基本实验技能,熟悉常用中药的定性鉴别、杂质检查和含量测定等中药检验与质量评价方法。通过对实验流程的分析与实验中异常情况的反思讨论,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与创新精神,结合相关理论,树立学生“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学习理念。

4.中药药剂学(实践)

中药药剂学(实践)是中药药剂学课程的重要配套实践课程。通过典型中药剂型的制备,掌握常用中药剂型的特点、制备方法与质量检查,以验证、巩固和深化扩展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与知识;通过实验训练,使学生掌握中药制剂的基本操作方法与技能,熟悉制剂生产中常用设备和检测仪器的结构、性能及使用保养方法;结合课堂理论教学内容,查阅并分析有关实验内容的文献资料,使学生具有实验设计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实事求是的作风、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及独立总结实验资料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科研和生产工作打好基础。

5.中药文献学(实践)

中药文献学(实践)是中药文献学课程的重要配套实践课程。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掌握中药文献的基本检索技能,熟悉国内外中药文献常见的相关网站及检索途径,为学生理论课学习建立感性认识,为学生应用本课程能力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文献检索基础。

6.药理学(本)(实践)

药理学(实践)是药理学的重要配套实践课程,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掌握药理学的基本实验操作规范的技能,熟悉常用实验动物的基本操作以及常见药理学模型的建立与评价方法,较为全面地掌握药理、毒理评价的一般方法和基本技能,选择实物按实验教学方案进行实验,培养学生从事药物药效和毒理评价的基本实验技能。

七、课程设置与学分

序号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备注
1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 
2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 
313000英语(专升本)#7 
414544药事管理学(本)#6 
503046中药药理学4 
05078中药药理学(实践)1 
613558分析化学(中药)8 
13559分析化学(中药)(实践)2 
714707中药分析4 
14708中药分析(实践)2 
813202生物化学(药)3 
903044中药药剂学7 
03045中药药剂学(实践)2 
1005081中药文献学4 
11252中药文献学(实践)2 
1105079中成药学5 
1202895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5 
1314540药理学(本)#5 
14541药理学(本)(实践)1 
1410254中药学毕业论文0 
总学分74

说明:本专业共计14门课程,74学分。标注“#”课程为国家统考课程,课程说明及使用教材以国家公布为准。

八、课程说明及使用教材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说明及教材略)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说明及教材略)

3.英语(专升本)#(课程说明及教材略)

4.药事管理学#(课程说明及教材略)

5.中药药理学(含实践)

课程说明:本课程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科学,是一门专业课。主要介绍中药药理学的基本概念、中药药效与中药功效的关系、中药药性、中药配伍在中药药理中作用,常用中药的药理作用、物质基础、作用机制。通过学习要求掌握“中药药理学”的含义,各类典型中药的药理作用、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中药四气的现代认识,影响中药作用的因素;熟悉该学科的研究内容和任务,中医对证的认识和理解,五味理论的现代认识,中药配伍关系,中药药效学和中药毒理学的基本特点,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代表方的药理作用特点;了解中药归经、升降浮沉的现代认识,配伍禁忌,中药的体内过程,中药药效与毒理学研究方法。

推荐教材:《中药药理学》(第3版),徐宏喜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年1月出版,ISBN 978-7-5478-4239-3。

6.分析化学(中药)(含实践)

课程说明: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程。是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确定物质在不同状态和演变过程中化学成份、含量和时空分布的量测科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化学分为上篇(化学分析部分)和下篇(仪器分析部分)。通过学习要求掌握分析方法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分析误差判别与数据的处理,熟悉各类物质分析测定的一般方法,树立正确的量的概念,具有合理选择应用分析方法的能力,从而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推荐教材:《分析化学》(第9版),邸欣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23年5月出版,ISBN 978-7-117-34568-2。

7.中药分析(含实践)

课程说明:本课程是专业课程,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现代分析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药质量评价方法与标准的一门应用性学科。主要介绍中药分析的基本原理、中药定性鉴别、杂质检查和含量测定方法、各类中药的分析以及中药质量标准的制订。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应综合运用本课程及前期所学过的分析化学、仪器分析、中药化学、中药药剂等课程知识解决中药定性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质量评价问题。

推荐教材:《中药分析学》,梁生旺、张彤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年6月出版,ISBN 978-7-5132-6880-6。

8.生物化学(药)

课程说明: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是研究正常人体的化学组成及其在生命活动中化学变化规律的科学。本课程主要向学生传授生物体的化学组成、结构及功能(包括蛋白质、核酸、酶、多糖、蛋白聚糖、脂类);物质代谢及其调控(糖代谢、三羧酸循环、脂肪代谢、类脂代谢、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生物氧化、物质代谢联系与调节);遗传信息的贮存、传递与表达;细胞间信息传递;钙、磷、微量元素的生物化学等生命科学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人体的化学组成、分子结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代谢过程与其调节规律、药物在体内代谢过程等基本理论和生化基本技能,为学习其他课程如药理学打下基础。

推荐教材:《生物化学》(第9版),姚文兵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年7月出版,ISBN 978-7-117-33229-3。

9.中药药剂学(含实践)

课程说明:本课程是专业课程,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和质量控制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本课程不仅与本专业的各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其他专业课有密切联系,而且与生产实际和临床用药密切相关,是联结中医与中药的纽带。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中药常用剂型的含义、特点、制备工艺和质量要求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习并掌握现代药剂学的重要基础理论,了解国内外药剂学进展概况;学习常用剂型的辅料和专用制药设备的应用等,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剂型改进、新药研制和解决药剂质量问题的能力。

推荐教材:《中药药剂学》(第3版),李范珠、狄留庆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年12月出版,ISBN 978-7-117-31578-4。

10.中药文献学(含实践)

课程说明: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是以中药文献的整理及其历史和发展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本课程运用一般文献学中带有普遍性的理论、知识、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和阐明中药文献领域的有关问题,探讨中药文献的分布、检索、内容的内在联系及其使用方法和利用价值。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国内外中药文献的基本检索方法,熟悉国内外中药文献常见的相关网站及检索途径,了解中药文献学的相关概念及主要古代本草文献。

推荐教材:《中药文献学》(第3版),张丽主编,科学出版社,2016年8月出版,ISBN 978-7-03-049539-6。

11.中成药学

课程说明:本课程是专业课,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系统阐述中成药的组方原理、剂型选择、工艺设计、质量控制、功效主治、适应症、临床应用、药理研究及其新产品开发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本课程主要介绍解表类、止咳平喘类、清热类、祛风湿类、醒脑通脉类、理气类、调理脾胃类、安神类、宽胸通痹类、补益类、调经类等中成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类代表性中成药的组方原理及临床应用,熟悉各类代表性中成药的剂型选择依据、工艺设计、质量控制及药理研究,了解相关病症的病理病因、临床症状等基本知识,从而引导学生具备本专业所必须的用药咨询服务及合理使用中成药指导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推荐教材:《中成药学》(第3版),杜守颖、崔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年7月,ISBN 978-7-117-31528-9。

12.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

课程说明: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是研究免疫学的基本理论、与药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性状,以及病原微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与人体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主要介绍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与真菌)的形态与结构、致病机制、感染的类型与传播方式、增殖和检查方法、微生物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与机制;抗微生物免疫;消毒与灭菌的概念与方法;

免疫的概念、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免疫应答的类型和特点;免疫平衡与中医阴阳平衡理论的内在联系;微生物与免疫学的发展前沿。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和运用这门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推荐教材:《微生物学》(第4版),周长林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9年12月出版,ISBN 978-7-5214-1482-0。

13.药理学(本)#(课程说明及教材略)

九、新旧计划顶替方案

序号新计划原计划处理办法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
1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顶替
2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顶替
313000英语(专升本)#700015英语(二)#14选一顶替
00765中国简史4选一组顶替
03122信息技术5
01457应用文写作5
414544药事管理学(本)#603034药事管理学3顶替
503046中药药理学4   增加
05078中药药理学(实践)1   增加
613558分析化学(中药)803047分析化学(二)8顶替
13559分析化学(中药)(实践)203048分析化学(二)(实践)2顶替
714707中药分析4   增加
14708中药分析(实践)2   增加
813202生物化学(药)302068人体解剖生理学5顶替
903044中药药剂学703053中药制剂分析4顶替
03045中药药剂学(实践)203054中药制剂分析(实践)2顶替
1005081中药文献学403049数理统计3顶替
11252中药文献学(实践)2   增加
1105079中成药学502974中药学(一)6顶替
1202895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503052中药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6顶替
1314540药理学(本)#503050药理学(三)5顶替
14541药理学(本)(实践)103051药理学(三)(实践)1顶替
毕业考核10254中药学毕业论文010254中药学毕业论文0顶替

说明:1.顶替方案中中国简史、信息技术和应用文写作三科课程为一组顶替英语(专升本)一科课程,如考生只合格了其中一科课程,可顶替新计划中一科理论课程;如考生合格了 其中两科课程,可分别顶替新计划中两科理论课程,但两种情况均要求选择顶替的新计划课程学分小于或等于原课程学分。

2.以上顶替方案中任何课程只能顶替一次,不可重复顶替。

2024年成人学历报考时间、流程、专业简章及学费信息【新生必看资料包】
友情提醒:大牛教育旨在为考生提供最新准确的考试信息,如有误差,请以权威部门信息为准,我们会尽力更新修正信息。感谢支持!部分资料由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供个人研究学习,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管理员。
距离2025年自考本科/大专报名还剩
0
0
0
考试辅导
报考咨询